1)第24章_艱難的製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石堂想都想不到同樣精度的產品這回遇到截然不同的待遇。等被兩家公司拒絕後,柳石堂立即靈活地心生一計,決定將自己的職位降格,名片重新設計包裝。他十萬火急一個電話打到公司,讓兒子用德語將新名片翻譯好。於是,他下次出發,除了印刷精美的中德文產品圖冊,拿出來的名片則是中英德三語對照,上面為:德資騰飛製造有限公司柳石堂市場二部經理。為了生意,他自封的自以為很時髦的執行董事頭銜都不要了。

  果然,名片一換,出師大捷,門容易進了。進門就好辦,柳石堂很快說服第一家坐下來跟他們談具體技術。柳石堂一聲招呼,柳鈞攜羅慶等兩位技術人員上場。柳鈞在談判桌上羅列出設計思路與公司條規,一舉將買方收服。騰飛公司四個人聽到了最滑稽的讚美,這些讚美讓他們四個當場忍笑到內傷,回到賓館則又感慨萬千。那幾個買方代表一直說,果然不愧為德國全資公司的出品,唯有如此無微不至的規章才有如此完全有別於國產貨的製成品。

  騰飛廠的產品明明是純正中國血統,研發和製造全在國內的中國貨,卻因掛上羊頭而被刮目相看,他們全體都很哭笑不得,尤其是三個年輕人,深深悲哀了一把。柳鈞已經悲哀復悲哀,悲哀很快淡定,該做什麼做什麼,羅慶他們兩個卻是一直議論不休,以工科生的執著將問題往縱深探究下去。

  但是,價格果然上不去了。柳鈞看到價格長歎,這樣的毛利,都無法體現腦力勞動的價值。這個產品若是由一個幾名資深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團隊來研發,恐怕這等毛利都不夠支付技術人員的工資。可是他也必須接受這個價格,這就是市場,產品的定價取決於市場。而且,他需要收入,以盡快還掉錢宏明幫他運作來的錢。思量之下,他唯有跑量。

  可是,哪兒來的熟練工替他做出產品?當然,只有挖人。從市一機挖,從其他公司挖。挖人並不容易,關鍵是挖來的人並不熟悉騰飛的高標準嚴要求,往往手頭的活還行,但試工第一天的態度就讓柳鈞不滿。柳鈞的態度依然很堅決:不要。他寧可慢慢培養完全生手。因此,柳鈞的跑量計劃無法實現,產能受到嚴重限制。

  因為開始有獎金發出,騰飛員工的收入立竿見影得到提升,而且幾乎是翻倍地提高,行政經理拿著這等不菲的月收入再去人才市場擺攤,張榜出去,來的人就多了,應聘的人中,精品也稍微增多。柳鈞終於招到一個有經驗而且有想法的工程師,然後,又來第二個。工人也是一樣。以前只是市場價的月收入讓工人不願約束自己,但是而今高薪當頭,即使讓不吃不喝紋絲不動打八個小時的坐,都有人踴躍報名。

  騰飛的人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