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 三十七章 调一万人_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兴土木。”

  段纶看着李世民的脸色,问道:“不知陛下觉得此举可行么?”

  先停掉一部分的工程,将人手调三千给国院,剩下的七千就就用士兵,这样一来就凑足了一万人,而工部剩下的人等明年再继续征调。

  虽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目前来说已经是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李世民并没有回答,而是环顾了一圈,朝着众人问道:“众爱卿以为此举如何?”

  众人低声的窃窃私语议起来。

  “三千比一万少多了,停了一些工程的建设和修缮,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儒家的人去做工匠,确实不大现实。”

  “这千里眼和日产万斤的高炉的确不能落入外人之手,派兵以防万一是应该的。”

  简单的商议过后,众人觉得可以用这个折中的办法。

  毕竟千里眼对军事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而日产万斤铁的高炉是真的,那就更加的重要,所以怎么派兵保护都不为过。

  “既然众爱卿无异议,那此时便定下了。”

  李世民送了一口气,国院总算是正是的纳入了朝廷,自己的小金库也总算没有破产,真是可喜可贺。

  魏征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问道:“只是陛下,这国院应当是何等地位,谁人掌管?官居几品?”

  商量好了人手,那还要给相应的官位以及掌管者。

  这个问题李世民也一直再思考。

  在唐朝用人不拘一格,工匠也可以当官最典型的就是尉迟恭铁匠出身。

  不仅工匠甚至是在外国人都可以考取功名当官,比如波斯王子—卑路斯,岛国人—阿倍仲麻吕···据说在唐朝外围做官的由三千个外国人,甚至大食人都差点当了宰相。

  想到这,李世民目光看向了李泰询问着。

  李泰想了想主动提议道:“本太子以为,国院的人可不给官职,只给俸禄。”

  “不给官职只给俸禄,这是为何?”不仅李世民不解,连众臣也很不解,为什么这么干?

  “一来,没有官位便没有高低,更能团结不会挖空心思整日想着升迁,二来,科研需要耗费大量的心神,根本无暇做官顾及他人。”

  李泰想了想解释道。

  给予优渥的基本条件,同时将他们和外界隔离开,保持国院的独立性以及安全性,

  这是一种软禁但更多的也是一种保护,保护他们不被外界的因素影响,一心一意的为大唐研究科技。

  “嗯。”李世民听了十分认同,毕竟科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危险了。

  众臣听了相互对视,交换过眼神,都看到了各自的迷茫,他们不懂科学,只觉得非常的怪异。

  “既然众爱卿,皆同意了,那朕便宣布!”

  说着,李世民环视着了一圈,宣布道:“自今日起国院纳入朝廷,由太子掌管,朕监管,月供钱粮等物···”

  随着李世民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