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7章 惊遇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多,王斗也派出更多的夜不收战士驱赶遮蔽,特别不能让流贼知道挡儿岭后的一切。

  而在当日,多尔衮也开始往沙河边开拔,这沙河汇合南沙河,北沙河水,基本是一个大弧形的“7”字形,从昌平南下会遇到沙河水,从顺义西进,一样会遇到沙河水。

  多尔衮随时关注着流贼与王斗,特别王斗的动静,他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要赶好,赶巧时间。所以到顺义后,只歇息一晚,他又忙着往西面的沙河赶。

  从顺义城西到沙河有约三十里,他也不打旗号,只带着亲军噶布什贤营往西面而去,一路都是浩浩荡荡行进的八旗人马,人如潮水,旗扬如海,马蹄的行进声抖动大地,特别各旗包衣奴才们推动的小车如蚁。

  后勤辎重问题一直困扰着多尔衮,他的兵马众多,特别马匹太多,一个月消耗的粮米草料不会差过王斗的靖边军,差不多一个月就要在十五六万石左右,这还不加上损耗。

  特别出战了,马匹不能吃得太差,需要适当的补充粮食,否则别说作战了,空马能跑多远都是个问题。

  这很相似人类的伙食,类比来说,吃草就相当于喝粥,吃干草相当于吃干饭,加上豆料粮食就相当于加肉,比例越高,肉食越多,最后才有充足的体力干活。

  所以就算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马匹,平时散养在草原,临战时也要突击补充一下,供应一些粮食与豆料。就象在工地上干重活,没肉吃的结果是什么?

  靖边军的马匹一般平时有加豆料粮食,出战时甚至达到干草一半,豆料粮食一半的比例,充足的营养下,自然匹匹显得魁梧高壮。

  清国的马匹达不到这个水准,不过因为量大,一样消耗不小,出兵两个月来,多尔衮从日本朝鲜抢掠来的粮米已经急速消耗下去,特别补给线太长了,他不可能到顺义后,仍然从清国境内供粮。

  所以入关之后,事实他大军的供应都是就地夺粮,就食于敌,他跟吴三桂等人言大军入关,秋毫无犯,然事实上他军队所过之处跟流贼一样干净,各村各镇冒火。

  只不过多尔衮很注意不要侵犯士绅,特别不危害他们的性命——如果他们不反抗的话。所以相比以往的烧杀抢掠,玉石俱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已经有士绅歌颂大清国的仁德了。

  不过就算如此,海量的粮草供应仍然困扰着多尔衮,连包衣在内,他二十五万大军,哦,现在不止了。

  每天的粮食消耗都在五六千石,这量实在太大,所以征上粮后,多尔衮最优先是供应他的满八旗,然后是蒙八旗,然后外藩蒙古人,然后汉八旗,然后朝鲜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