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2章 这片土地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八次,从此北顾,寒烟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高史银哈哈大笑:“虽然我也是读书人,不过却没有秦赞画如此多愁善感,这进进退退很正常,这不,我汉军不又出塞了?”

  众骑在山谷山道上穿行,不时可见野兽出没,出了山口,眼前一亮。

  疏林、柳丛、草地,还有河水蜿蜒,湖泊处处,一片片的桦树,枫树,很多树叶,已然慢慢呈现金黄,内中携着火红,金叶交辉,叠翠流金!

  感觉,就象看到油画。

  这里,气温也低了点,似乎平均温度,降低不少,虽还未入秋,犹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幕府,在这里设立屯堡与草场,主要,就是围绕原兴和所城,沙城,还有沙城西北的海子设立。

  众多的流民移来这里,种植小麦、大豆、甜菜等物,且这里草原广阔,水草丰美,还有众多畜场设立,皮毛、肉食等加工厂,也一个个设立。

  沿途过去,密集的屯民正在干活,这些新屯堡,主要是采取营田制,类似一个个大农场,屯民们,就象雇工,每月获得口粮衣食,工钱盐茶等。

  不过,拥有自己的田地,是中国之民千百年的期盼,目前营田制,都属于过度阶段,最终,还是会分田到户。

  当然,日后他们部分官方组织也不变,毕竟,单人独户,可能有兴修水利,对抗灾害的能力吗?

  目前来说,因为有规定,干活认真者,可优先获得归化籍与汉籍,优先分得田地,各屯堡实行营田还是有效的,也有利于开荒种田,推广马耕等。

  这些屯堡,不但屯田,周边,还有属于他们的畜场,鸡鸭场,菜园等,不要小看他们的物力,此次出征塞外,满套儿等一些老屯堡,就可支援前线众多的粮食,还有猪牛肉、蔬菜、木料、棺木、担架、水果等等。

  大大减少,从口内运送物资的力度。

  “大将军,各屯堡设立初来看,营田制,恢复农产,屯田开垦,是非常有效的,只是人心如此,最终按户分田,此为必然。”

  民政司大使张贵,此时也随在王斗身旁,他感慨地说道。

  秦轶也道:“确实,国朝初,便设营田司,数年之内,粮米满仓,养百万军不费民一粒。”

  “只是,这些垦军,营田所获全部入官,不比屯军,交纳一定数额粮米,余者全归自己所有。日久下来,地无实亩,军无实籍,征无实租,弱者赔累,强者侵夺,甚至将垦军月粮扣充租税,致使军伍缺额,兵农两失。最终,还是按军户分田,交纳一部子粒,当然,现在卫所也衰败了。”

  王斗叹了口气:“是啊,总没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