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铁厂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靠近山岭旁。河水边,一座庞大的铁厂,正在拔地而起。

  这里,戒备森严,远远的,铁厂范围。栅栏、岗哨林立,等闲人等,不得进入。

  贾家营铁厂,是王斗到镇城后,新建的一系列铁厂之一,而且往贾家营堡上游不远,就有一个庞家堡铁矿,据王斗所知,储量颇大,总储量,达到一亿多吨。

  早在东路时,虽说很多行业,已经慢慢开放给民营,不过军工厂,铁厂等,仍然是官营,对很多商人厂矿的矿石,煤炭等,官方还拥有优先采购权。

  对庞家堡铁矿,同样如此,该矿,由副总兵张国威亲族,还有镇城一些豪族控制,在王斗优惠的价格,还有庞大的订单吸引下,这些矿主们,以最快的速度,与王斗表明了合作的态度。

  又因为铁矿需求订单太大,钱景良好,张家等已经尽力追加投资,还向银钱司贷了不少款,招募的矿工,更是越来越多。

  这也形成颇多的周边产业,前来贸易的商贾越多,加上工人与家属,贾家营堡、庞家堡内外,快速成为两个新兴的市镇,堡内的军户们,也忽然发现,前来租房的人多了,导致房价攀升不少。

  “如大将军所言,使用水力后,可大大提升鼓风之力,这炼铁之炉,也可高达三丈之上。”

  民政司大使张贵,后勤司大使齐天良陪在王斗身旁,此外还有二司一些官员,护卫营亲将钟调阳人等。

  王斗眼前,铁厂最重要一些设备,就是高达十米以上的一些高炉了,这些铁炉,前方有石砌的出铁之所,往日用数人拉拽的大型木风箱,已经被水力代替,还有炼铁,也是使用焦炭。

  离镇城不远的四周,颇有一些优质煤矿,焦炭,早在大明,很多地方已经使用,在西方,约是十八世纪初期,有些省份铁场,甚至使用了轨道机车,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就有记载,广州铁场装填矿料,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

  在大明,产铁重心,主要在湖北的大冶,湖广课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还有广东佛山,早在明中叶,也是重要冶铁中心,大明铁产量,一年超过千万公斤,大部分在南方或是岭南,甚至西南地区。

  还有铜,也多产自四川、云南、贵州,锡,产自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汞多产自云南,还有云南所产白银,一样流遍全国。

  矿冶业重心南移,何也?

  便是这些地方,多使用木炭,炼出的铁料等物,较为优质,而在北地,因为木料缺乏,大部分使用煤,所得生铁含硫量高,质较次。

  而在大明北地,虽焦炭很多已经用于炼铁,不过风力跟不上,炉高难超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