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4章 不可思议的顺利开局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关撇撇嘴:“现在近海都没有渔汛了,没有鱼,出海就要亏本。休渔也就开头几天好,转眼就捕没了。你说当渔民还有什么搞头呢?”

  有渔汛的地方才叫渔场,但现在上网一搜索,尽是“南海六大渔汛基本消失”、“渤海已经濒临‘死海’状态:渔汛基本消失”等新闻,足以看出,至少从渔业资源的角度看,国内的近海已经开发殆尽了。

  小关第一次听说近海渔业资源枯竭时,他还抱着“为什么不发展远洋渔业”的想法。毕竟,初入行的“新人”想法总是很美好,海洋多大呀,而且大部分都是公海。造更大的船,把大洋里的鱼源源不断地捕捞回国,还怕什么渔业资源枯竭?

  然而现实证明了自己的无知。不是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值得去捕捞的鱼。事实上,全世界90%的渔获来自水深200米以内的近海大陆架。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央,因为营养物质缺乏,其实是“海洋沙漠”,只有金枪鱼等少数高价值鱼类值得人们消耗大量柴油去捕捞。

  “所以说呀,靠大海、大洋是不行的,我们公司认为,我们渔业的根基在黄海、在东海……从渔业资源的角度看,多少个太平洋也抵不上我们一个东海。”

  马队长认真道:“小子,你以为我们只是在投放人工礁体吗?不,我们是在提升这片海域的承载力,让它产出更多的蛋白质!”

  ……

  一支黄海沿岸流系,沿着鲁省半岛南下。而在日昭市附近,分出一道支流转向东流。

  它携带着人类向大海排放的过量氮磷等营养盐,在东流过程中,一些重金属元素等污染元素逐渐沉淀,选择性地进行“自净”,直至在嘉谷2号渔场海域与黄海冷水团发生交汇。

  “碧波清华阵(四阶)触发,主木水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净,引流违行。”

  暗涌而来的支流,营养盐输入量的增加,冷暖皆宜的环境,使得嘉谷投放的海藻等海洋生态系统基层生物开始爆发性生长,也将一些追逐着饵料的鱼群带到了嘉谷2号渔场——渔场一天比一天变得热闹。

  但此时专注于首批投放的3万尾三文鱼生长情况的董教授团队,还无暇关注渔场的大变化。

  黄海冷水团理论上可以用来养殖三文鱼,可要真正落地实施,尤其在远海养殖上实践经验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团队只能一步步自行摸索前进。

  深海养殖装备水平落后,给董教授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譬如冷水团在海平面以下,需要将网箱根据水温变化不断调整远海深度才行;在可依据水温自动控制渔场升降的全潜式深海网箱研发成功之前,只能靠粗糙的人工调整。

  “我对于‘硬件’研发倒有足够的信心,自主研发出成套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