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3、[四更]463_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糊了重点,只说乌师庐太过自负跑去北境国挑衅北境王,被北境王摆了一道,不仅送回了张骞苏武以及一千大汉百姓,还被北境王手刃在了关市附近。

  一时之间北境王在长安几乎成了智勇双全的代表,压根就没人知道刘谈去捅乌师庐是出于愤怒,也不知道北境王殿下用了多么不光彩的手段。

  这大概就是语言的艺术,最主要的是对于这样的说法刘彻几乎是放任自流的。

  整个长安城在得知乌师庐被北境王杀了之后,都是精神一震,自从卫霍去后,大汉已经很久没有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北境国的新捷报传来——车师国国王不敌,于五日前投降。

  本来大家都在称赞北境王有勇有谋,却万万没想到刘谈这么干脆果断,搞死乌师庐之后就趁着匈奴抽不出手来的时候直接打下了车师国。

  长安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比起乌师庐之死,车师国对于长安很多人都影响更大。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大汉的商人们发现了新的商机,开始组织商队前往西域,一方面是将大汉的物品运送到那边,另外一方面是将西域那些珍贵的物品运回来。

  这一来一回利润丰厚,但伴随着的也是无上的风险。

  尤其是车师国的存在,那里是大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但是车师国这个国家就特别的墙头草,大汉实力强盛态度

  463、[四更]463(2/5)

  强硬,他们就会对大汉的商队特别的和气,甚至到谄媚的地步。

  可若是匈奴人态度强硬,他们就会听从匈奴人的话,不仅对大汉商人爱答不理,更过分地甚至还会拒绝让大汉商人入城。

  车师国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如果不能入城补给的话,大部分商队是没办法坚持到下一个西域小国的。

  更何况别的西域小国也更加听匈奴人的话,没看之前的大乌孙连大汉的公主都娶了,结果呢?还不是更偏向匈奴?

  所以因为车师国的态度问题,导致大汉商人的行商路线特别的不稳定。

  如果只是商人也便罢了,可问题是能够组织起商队的不仅仅是商人啊,更多的是贵族。

  达官贵族一般不会自己经商,不过他们会让门人去经商,那些商队看上去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商队赚到的钱就跟他们很有关系了。

  这让长安甚至整个大汉许多贵族都对车师国恨得牙痒痒。

  所以乌师庐的死只是让大汉的百姓觉得出了口气,到了高层那里就开始担心匈奴人会不会因此反扑得厉害,他们并没有像百姓那么乐观,甚至桑弘羊都已经开始忧愁地在清点粮草了。

  不过他没有上书责怪北境王,他儿子还在北境王手上呢啊!

  他在这里参北境王,北境王大概就敢搞死他儿子,惹不起啊。

  在这个过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