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_百年孤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相印的感情沟通,没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讨,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心和支持。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这种孤独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现象,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孤独——一种因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这种孤独感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民族的精神,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者的用意是要引起公众思考造成马贡多一百年孤独的根本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播弄的正确途径。但是,作者没有为马贡多和布恩地亚家族规划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相反却让他们在一阵狂暴的飓风中彻底从地球上消灭了。对于这个结尾,有些评论家认为是反映了作者有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从客观上来说,象马贡多和布恩地亚家族那样因循守旧、复古保守,那样窒息停滞而又不思改革的社会和家庭,它们的灭亡正是历史的必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为我们理解作品所说的孤独的涵义提供了很好的注解。

  我们认为,应当说,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对他自己的祖国和拉丁美洲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1982年12月8日,他曾经表示,他不相信“除了靠世界上两位强大的主子活命之外我们就别无前途可言”的说法。他说:“面对压迫、掠夺和遗弃,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政治动荡,甚至多少世纪以来永无休止的战争,都没有减弱生命压过死亡的顽强势头。”他表示相信:“面对人类有史以来就可能是某种乌托邦这一令人震惊的现实”,“着手建造一个与之抗衡的理想社会还为时不晚。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灿烂如锦的、生意盎然的乌托邦,在那里任何人都不会被他人决定死亡的方式,爱情真诚无欺,幸福得以实现,而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拉丁美洲的文学历来受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文化的影响,但是多少年来,拉丁美洲地区一些有作为的作家一直在努力发掘本地区、本民族古老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并把它糅合到自己的创作中,以求精确地表现本大陆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拉美文坛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出现了被称之为“文学爆炸”的空前繁荣景象,一大批作家脱颖而出,引起世人瞩目。加西亚·马尔克斯、卡洛斯·富恩特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