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9、番外3:WRC(17)_秋名山车神重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极点,在这短短的几公里表演赛段中,用尽了轮胎的最后抓地力,并且将状态精准地维持在了极限边缘。

  当他一个人跑的时候,旁人只会看到在抓地力很差的路面上也从容不迫地前进着,路线顺畅丝滑,和屏幕右下角那个不断变化、却始终停留在130+的数字。

  在所有观众看来,除非是水平差距太大——但这种情况在WRC这类顶尖赛事上基本不会出现,毕竟厂商不会拿自己厂队的成绩开玩笑,FIA推荐车手和通过车手的自由报名时,也会经过严苛的资格筛选——否则从普通人的视角,所有车子都是跑得很快的。

  特别是对于幸运地去到现场,近距离感受那沉重铁块魄力十足地呼啸而过的观众们,根本看不到时速表上的细微差别,只会发自内心地感叹“跑得好快好快啊”。

  这种模糊的差距概念,在两车并行出发、同台竞技的PowerStage里,就变得无比清晰了。

  所有人都震愕地发现,明明是这场分站赛的SS赛段里用时最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但当他们同时起跑入弯时,差距竟然会一下就被拉得这么大!

  当然,这样简单粗暴的比较,对于并不擅长应付这种弯位、也不擅长近距离角逐的丹尼斯来说,实在不太公平。

  但观众不在乎,懂行的媒体也不在乎,车手们更不在乎。

  他们只关心自己眼睛能看到的、最直观的内容——第二名和第一名间的差距,是从开场时就能被迅速拉开的悬殊。

  当这场完全是其中一方碾压了另一方、是连赛道方都没料到的全无悬念的比赛终于结束后,丹尼斯脸上的失魂落魄,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明显。

  大概是被强烈的受挫感影响,丹尼斯在后半段发挥出的实力,连他正常情况下的80%都不到。

  可怜的丹尼斯。

  上前采访他的芬兰籍记者这么想着,面上尽可能地装出了平静的状态,试图通过转移话题、顺利完成对他们国家的车手的采访:“恭喜丹尼斯先生获得了本站的第二名!难得回到熟悉的故乡,又马上要站上亚军领奖台了,请问你对这一站的比赛想法是……?”

  “噢。”

  丹尼斯愣了愣,勉强地勾起嘴角笑了笑,坦白地说:“抱歉,我现在实在有些沮丧。”

  他这时最大的感想,大概就是想把做出让他跟藤原拓海一起在PowerStage里出发、并且还排在第一个出场的那几个承办方人员捆起来,丢进燃烧着的烟囱里。

  与藤原拓海并驾齐驱时,他感到从对方身上传来的强猛凶暴气息,本能地感到紧张。

  而被对方轻而易举地超越后,又感到了难以追上的绝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